买房时,购房者都会关注自己房屋的公摊面积大小,对自己不能支配的面积动辄花上大几万,想想就肉疼。但是,公摊面积是越小越好吗?花在公摊面积上的钱真的都是浪费吗?其实不然,下面小编就影响公摊面积的因素给大家进行科普!
一、公摊面积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呢?
1、将整栋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积除以整栋建筑物的各套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得到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公式如下:
公用建筑面积
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
套内建筑面积之和
2、各套(单元)的套内建筑面积乘以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得到购房者应合理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公式如下:
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
二、哪些可以算作公摊面积呢?具体来说就是:
1、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值班警卫室等;
2、整幢楼服务的管理用房和公共用房的建筑面积;
3、单元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计入套内建筑面积之外的共用墙体面积。
三、哪些不能算作公摊面积呢?具体来说就是:
1、独立使用的地下室、车棚、车库、为多幢建筑物使用的配电房和警卫室,管理用房;
2、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底层架空层中作为公共使用的车库、公共开放空间;
3、城市公共通道、沿街的骑楼作为公共开放使用的建筑面积、消防避难层等。
四、影响公摊面积的因素包括哪些呢?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房型结构(几梯几户)
例如一梯多户可能与一梯二户需要分摊的公用面积相差无几,可户数增加了,总套内建筑面积增加了,则每户需要分摊的公用面积就会减小。
2、楼盘形态
一般来说高层得房率最低,小高层次之,多层则得房率较高。
3、物业类型
一般来说板式得房率最高,叠式次之,点式则较低。
4、公共活动区域大小
一般来说,高品质的物业多建有高挑大堂,宽敞电梯、室内车库,这些都会占用到大量公摊面积,故得房率相对较低。
从以上两点公摊面积包括的部分及影响公摊面积的因素来看,减少公摊面积,可能会影响住宅本身的品质。如若将房屋配套用房压缩到最小,一些设施能省就省,最终会影响到楼梯、走道的宽度以及电梯数量,业主居住感觉并不会很好。相反,如果设置配套齐全,虽然公摊面积大一些,但是小区整体配套会显得有档次。如一些两梯两户的户型跟一些两梯六户的户型,虽然在公摊面积上会有一些差异,但是公摊面积大的设计能让业主生活更方便。
为了提升居住品质,不少开发企业在打造公共空间时必然会导致公摊面积的增加。如果是自住,并非公摊越小越好,购房者也不应过分追求低公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