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出入高速口的车流与通勤大军在曲江高速口相逢,短距离变道、交织冲突曾让这里交通压力巨大。近期,西安公安交警通过护栏车道“按需调优”、单行“限时管控”、信控“随峰适配”的组合拳让曲江高速出口从堵点变通点,用创新解法守护市民出行路让这条“最堵1公里”开启“畅通模式”,走,一起去瞧瞧!
护栏“随流塑弯”大数据驱动的物理隔离优化
南三环与绕城高速交会的曲江十字,曾是市民往返高速的“最后1公里”困扰——高速出口排队常常拥堵。告别“一刀切”的直线护栏!西安交警先从物理隔离破题,通过分析地面车流轨迹大数据,精准捕捉曲江收费站至十字段的车流“动线”——发现晚高峰70%的高速驶出车辆需直行通过十字,传统直线护栏迫使车辆频繁变换车道,易引发剐蹭风险。
治堵首先要读懂车流的“脾气”。基于这一数据洞察,交警将护栏偏移设计为贴合车流轨迹的曲线形态:在收费站出口50米处开始平缓转向,至十字入口处自然衔接,让车辆顺畅通行,消除短距离变道带来的车辆交织冲突。这一“随流塑弯”的创新设计,让车道利用率提升4.5%,车辆通过时犹豫减速的情况减少一半,原本因变道混乱导致的剐蹭事故也大幅下降。
车道“按需调优”
动态渠化破解高峰通行瓶颈
“3左转1可变5直行”——一组数字背后,是西安交警对“车道供给”的精准计算。通过分析近2个月的车流数据,发现晚高峰高速驶出车流中,直行需求占比超70%,传统“3左转3可变3直行”的车道布局,已无法匹配集中直行的通行特征。
针对这一痛点,交警启动“动态渠化”优化。
供给侧升级:将2条可变车道调整为直行车道,让高速下来的大量直行车辆有道可走,单车道通行效率提升 11%;
视觉引导前置:调整LED动态空中分道标志,在收费站出口100米处即显示“前方车道功能”,并同步联动导航语音提示“请选择直行车道”,让驾驶人提前预判、无需临时变道,路口延误时间缩短30%。
单行“限时管控”
流量热力图指引的精准治堵
红锦路(翔悦路-曲江段)曾是这个区域南向北车辆与高速车流的“冲突高发区”,每小时百余次抢行让十字南口常常陷入混乱。这次调优没有“一限了之”,而是通过流量热力图发现,17:00-19:00是两股车流的“重叠高峰”。
据此创新推出限时单行措施:工作日17:00—19:00仅允许红锦路北向南行驶,禁止南向北车流进入,为高速返程车流开辟“专属疏散通道”。这一“分时管控”的做法,既避免了“一刀切”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又精准消除了交叉冲突,使高速出口排队长度缩短21%。
信控“随峰适配”
科技赋能的智慧交通中枢升级
治堵不能“靠经验”,更要“靠数据”!在提档升级物理设施的基础上,曲江十字信号灯装上了“智慧大脑”。
动态信控系统:通过路口的地磁检测器+高低点视频监控,实时感知车流量、车道饱和强度等数据,每3分钟自动调整一次信号灯配时,晚高峰直行车流密集时,自动延长直行绿灯15—20秒;左转车流增多时,通过“可变车道+信号灯联动”,灵活分配通行时长,实现“车多灯长、车少灯短”。
群众反馈闭环:打通“导航平台-指挥中心-现场管控”的联动通道,市民通过导航APP反馈“路口拥堵”,信息会实时同步至交警指挥中心,后台结合实时数据研判后,10分钟内即可调整管控策略;每月还会根据导航平台的“通行满意度”数据,优化信号配时,让治理更贴民心。
经过一系列举措,曲江高速出口及十字区域的通行效能实现“质的飞跃”——曲江收费站驶出车流延误指数从19.63降至17.18,车辆平均停车次数从0.5次减少至0.4次,曲江十字南口高峰平均排队长度从76米缩短至52米,经受住开学季的考验,群众出行获得感显著增强。
途经曲江高速出口及十字区域时建议您:
1.提前通过导航查看车道功能,避免临近路口临时变道、加塞;
2.遇限时单行时段(17:00-19:00),自觉遵守红锦路通行规定,不违规逆行;
3.通过施工优化路段时,注意观察标志标线及信号灯设置,安全有序通行,每一次规范操作,都是畅通的“加分项”。
文明出行·共护畅通
畅通的交通环境
既需要“智慧设施”的硬核支撑
更需要“文明出行”的软性守护
未来,曲江新区还将联合西安交警大力推进智慧交通建设为市民带来更便捷、更高效的出行体验
让我们携手把“智慧治堵”的成果
转化为“安全有序”的出行体验
共同守护这份“一路顺畅”的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