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欧亚大陆的合作目光聚焦西安,作为2025欧亚经济论坛上合国家经贸交流系列活动之一,9月24日,中外企业跨境合作服务对接活动在空港新城举办。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上合组织国家的嘉宾,以及国内外企业代表、专家学者受邀参会。空港新城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杜小燕出席并致辞。
本次活动既是一次“资源牵手”,更是一场“思想碰撞”,来自国内外的企业家朋友在这里畅所欲言、分享经验,共同探讨国际贸易的新机遇,促进中外企业在贸易、投资、技术创新等领域开展深入交流合作。
活动现场,由专家学者带来的主题演讲,分别围绕“中国企业出海投资亚欧国家风险控制及争议解决”“国际律所在中国企业出海中的作用”“欧洲和北美对外国投资审查的规则与实践”等内容展开分享,为企业跨境布局提供专业指导。在沙龙研讨中,嘉宾们聚焦“国内外经贸现状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规避跨境贸易风险”两大议题深入交流,碰撞出合作思路。
此外,现场还发起西安跨境合作服务平台倡议,为构建更高效、更便捷的跨境合作服务体系凝聚共识。
活动结束后,受邀的国内外企业开展一对一对接活动,围绕物流运输、能源贸易、科技创新等领域洽谈合作细节,多家企业当场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此次中外企业跨境合作交流活动,是空港新城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的生动实践,也让空港新城作为“空中门户”与“合作枢纽”的关键作用愈发凸显——从全球宾客的“第一接待站”到跨境合作的“资源对接台”,从政策红利的“释放窗口”到产业协同的“纽带桥梁”,空港新城以全方位的支撑力,为论坛注入强劲合作动能。
近年来,空港新城秉持“诚信空港、法治空港、开放空港”理念,立足“国门”“口岸”以及“空中丝绸之路新起点”定位,全力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让空港新城成为内陆联通世界的前沿阵地。
枢纽升级,夯实对外开放“硬基底”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投运,同步建成投用包括节点立交、东进场高架、T5站前商务区在内的机场三期场外基础配套工程。待三期工程全面建成后,机场年旅客吞吐保障能力将达到8300万人次,货物吞吐保障能力达100万吨。
航线拓展,织密空中网络“方向盘”
累计恢复及新开国际客运航线60条,通达25个国家52个主要城市,联通“一带一路”19个国家的34个航点;累计新开国际全货运航线33条,通达12个国家13个主要城市,联通“一带一路”8个国家的9个航点。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对中亚“五国八城”的通航全覆盖。
抢抓机遇,厚植发展沃土“新动能”
充分发挥“临空、自贸、保税、跨境、口岸、航权、枢纽、冷链”8大开放功能和国家级试点政策优势,2024年,空港新城临空经济规模已突破420亿元,形成以“1+3+3”为主导的临空经济产业集群,吸引了一批国际物流、航空制造、跨境电商领域的优质企业落地。
未来,空港新城将继续锚定“空中丝绸之路新起点”战略,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搭建合作平台,吸引更多国内外企业扎根空港、联通世界,以开放姿态为西安乃至陕西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