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随着西康高铁秦岭九天山隧道最后一米围岩成功开挖,这条横跨秦巴山脉的“钢铁巨龙”实现全线隧道贯通。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一环,西康高铁不仅以94.4%的桥隧比刷新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工程纪录,更以科技与生态双轮驱动的建设理念,为新时代交通强国战略写下生动注脚。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西康高铁建设者以创新突破技术壁垒。面对13293米的秦岭九天山隧道7处断层破碎带、最大埋深1200米的“地质迷宫”,中铁一院团队以地质选线优化路径,以机械化施工提升效率,以岩爆防控体系化解风险,用智慧攻克高地应力、岩溶等世界级难题。这背后,是20余座隧道、161公里桥隧工程的科技攻坚,更是中国基建从“跟跑”到“领跑”的实力见证。
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秦岭腹地奏响人与自然和谐乐章。
在“中华祖脉”秦岭施工,建设者将生态红线化作技术创新的起跑线:通过绕避生态核心区、实施清污分流技术、创新弃渣循环利用,让钢铁轨道与绿水青山相映成辉。这不仅是工程技术的突破,更是发展理念的升华——当隧道弃渣变身路基填料,当施工废水实现零污染排放,西康高铁已然树立起绿色基建的新标杆。
贯通时空,赋能发展,秦巴山区驶入振兴快车道。从3小时到40分钟,西康高铁将重塑关中平原与秦巴山区的时空格局。6座车站串起的不仅是西安与安康的“双城故事”,更是沿线280万群众的小康梦想。这条穿山越岭的“经济动脉”,将激活陕南生态旅游资源,打通特色农产品出山通道,为乡村振兴注入高铁动能,让“山门大开”的秦巴山区真正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以奋斗之姿,再启新征程。从“蜀道难”到“秦巴通”,西康高铁的贯通彰显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中国精神。当钢铁轨道划破秦岭的亘古沉寂,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隧道中穿透岩层的光束,更是一个民族向着现代化勇毅前行的璀璨光芒。站在全线隧道贯通的历史节点,西康高铁正鸣响奋进的汽笛——在交通强国的征程上,中国建设者永远在路上,用智慧和汗水续写新的时代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