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废城市”建设的大潮中,建筑垃圾、污水处理等城市代谢“顽疾”,正迎来系统性解决方案,垃圾并非真正的废弃物,而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沣西新城持续探索,绿色低碳城市建设模式,“无废城市”资源循环、绿色低碳的,核心内涵。
1打造资源循环“高速公路”
漫步沣西新城,一种透水性很强、色彩形状各异的“再生砖”引人注目,这种新型环保建材就是陕西建新绿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建筑垃圾再生建材。
“我们采用全封闭半地下式破碎生产线,建筑垃圾经过除土、破碎、分拣、物料整形和筛分等工序后转化为再生砂、再生砖等多种规格的建材原料及再生产品,整个生产过程不产生环境污染。”陕西建新绿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静介绍。
通过前端高效收集与分拣、中端高值化再生利用、后端规模化市场应用,再生建材被广泛应用于市政道路、海绵城市设施、公园绿地、建筑回填等领域,形成“垃圾-资源-产品”的完整闭环,有效替代原生资源开采,累计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超1500万吨,畅通了建筑垃圾资源循环的“高速公路”,显著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质量。
2践行低碳“无废”理念
在大王污水处理厂,郁郁葱葱的10多种绿色花卉植物正舒展着曼妙的身姿,目之所及四季如春。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大王污水处理厂区设置了植草沟、雨水花园、屋顶绿化等,建设了雨水收集与循环水处理系统,雨水及生产废水经沉淀过滤后变成可循环的“生态水”和“绿化水”,用于公园绿地喷灌、道路洒水,实现了废水“零”排放。
以技术驱动降本增效,沣西新城污泥处置项目率先采用了两段式干化和加热解气化组合工艺技术,比同类工艺能耗低30%以上,微量重金属被完全固化,产生的炉渣可以作为建材原料,实现了污泥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稳定化,从根本上解决了污泥污染问题,每年可以处置污泥约20万吨,实现了污泥“变废为宝”。
以产学研协同创新,沣西新城与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市政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陕西智融科技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碳中和协同创新研究中心”,通过校地企紧密合作,持续加速各类“低碳”技术落地,深度践行低碳“无废”理念,厚植城市生态底色。
3构筑可持续城市未来
中节能(沣西)生态环保有限公司生产厂区
在中节能(沣西)生态环保有限公司生产厂区,厨余垃圾经过机器分拣,利用三相分离机通过离心力作用,将不同密度的物质分成三层,从上到下依次是油脂、水、固体残渣。最上层的油脂分离出来后,可以送往其他公司用作生物柴油和润滑油添加剂的原料,而剩余部分将进入两个容积为8000立方米的厌氧罐进行厌氧发酵,最终生成沼气,用于发电,实现餐厨废弃物的全部利用,资源化处理“零污染”目标。
沣西新城依托科创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电气、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无人机等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的新兴产业。近年来,引进了维谛风能业务全球总部基地、氢能新能源创新中心、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等低碳产业类项目38个,实现了产业培育与绿色发展协同。
围绕学校、社区等场景打造“低碳细胞”工程,沣西新城在全省率先发布《中小学“低碳学校”试点建设指南(试行)》,创新港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沣西新城第二学校、第四学校成为“低碳学校”,这些学校的成功实践,将低碳环保理念深植于青少年心中,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